为进一步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,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市财政局对2018年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施了绩效评价,并形成以下自评报告。
一、资金使用项目及绩效目标
(一)资金使用项目
《陕西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18年中省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》(陕财办综[2017]98号)文件共下达我市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450万元,依据文件规定的资金使用范围,我们将1450万元全部用于我市农村幸福院建设及运转。
(二)项目绩效目标
2018年新增改扩建30个农村幸福院,年底前全市154个农村幸福院全部投入运营,实现全覆盖,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留守老人、独居老人、空巢老人养老管护问题,夯实精准脱贫工作基础,全面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,提升养老服务水平,发挥农村幸福院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。
二、绩效目标完成情况。
(一)资金投入情况。
本项目实际到位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450万元,资金到位率100%。
(二)资金使用情况
截止项目评价时实际支出1450万元,其中:农村幸福院建设资金468万元,运营补贴资金982万元。
(三)项目资金管理情况
严格按照我市制定的《关于加强农村幸福院建设和管理的意见》(韩民发[2017]29号)、《韩城市农村幸福院运转管理办法》(韩民发[2017]89号)号文件执行。
(四)绩效目标完成情况。
1.产出指标
(1)数量指标:新增改扩建30个农村幸福院;
(2)质量指标:按文件中对农村幸福院的要求,保质量完成;
(3)时效指标:截止2018年底,全市建成154个农村幸福院,已实现全覆盖;
(4)成本指标:农村幸福院以自我负担为主,政府补贴为辅,社会捐赠为次,运营中发生的水、电、暖、有线电视费、电话费、设施维护等日常费用由村委会承担。餐饮、洗浴等项目可适当收费。老人用餐实行保本低收费,医疗费用由子女承担。
2.效益指标
(1)经济绩效指标:促进周边居民的就业,幸福院的管理员、炊事员、保洁员等可择优就近的村民,增加收入,更好的促进幸福院发展;
(2)社会效益指标: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留守老人、独居老人、空巢老人养老管护问题,提升养老服务水平,发挥农村幸福院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;
(3)生态效益指标:合理利用资源,利用农村闲置的村委会、学校等场所进行改建,新建的尽量靠近村委会或者村卫生室;
(4)可持续影响指标:促进民生事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,镇办加强对农村幸福院的日常监督,通过月考核、季评定等方式。开展幸福院星级评定活动,促进规范运营,健康发展。
3.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:要求在幸福院开展“三每”活动,即每周组织小型活动一次;每月开展为老服务活动一次;每年开展联欢会一次,提高老人幸福指数。
三、绩效目标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
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资金安排的合理性,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,意义重大,其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项目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之一。
四、存在问题
(一)运营资金不足,维持难度较大。与其他社会养老机构相比,农村幸福院资金的筹措除市级财政补助之外,其他资金来源不具有稳定性,对于集体经济较弱的村级,后期运转资金压力有困难。
(二)服务水平不高,老人需求得不到很好满足。目前我市幸福院管理和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,对于老人疾病护理和精神慰藉知识欠缺,养老服务的水平层次较低,部分老人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。
(三)社会宣传不到位,认同度不够。农村互助幸福院是个新鲜事物,大部分幸福院的规模不大,条件有限,短时间内人们的认可程度不够;加上农村养儿防老的观念,儿女们把老人送入幸福院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,老人也有类似的感受。
五、相关建议
(一)探索资金分配机制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幸福院的管理与运行制度,制定一村一院一政策,按照集体经济能力好差、承载服务对象多少、服务满意度高低等方面进行资金调配,最大的发挥资金效率。
(二)整合资源提高服务。农村互助养老仍处于摸索阶段,应在专业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引导下,进一步整合政府、社区和家庭层面的优势资源,对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提供更多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,让老年人在互助养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感。
(三)加大宣传转变养老观念。加大宣传力度,促使人们了解互助养老是国内外普遍流行的一种养老方式,它具有降低养老成本、满足老年人需求等诸多优势;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关注养老事业,鼓励社会团体、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互助幸福院捐资、捐物或提供志愿服务;加强对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与培训,提高互助幸福院的服务质量,满足入院老年人的养老需求。
附件: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区域(项目)绩效目标自评表